搅拌机

小店是如何坚持20年将灌香肠做出品牌,走

发布时间:2023/1/1 12:47:52   

在武汉市青山区58街集贸市场十字路口旁,有一家四川乐山人开得不到20平方米,经营了近20年的“周记担担面、加工香肠”老店。

该店平日卖担担面,生意很好,常常排长队。但相对于冬季的灌香肠,只能是小巫见大巫。

每年从12月10日至1月20日左右(至佐料用完为止)只加工香肠。其盛况,在这条街上,可谓独一无二。

每天排队的人络绎不绝。尤其是冬至前后,人们大多三四点就披星戴月,从四面八方全副武装地戴着围巾帽子,在瑟瑟的北风里,排起了长达几十米像舞龙的长队,叽叽喳喳一片,惊醒了树上沉睡的鸟。

除了青山区及武汉三镇的人员外,还有周边浠水、黄冈的,也有江西、湖南等地的。不少香肠被留学生带到异国他乡,或由家长邮寄漂洋过海。

门店早7:00准时开门至晚八点天已漆黑时才关门。冬至那几天一直要干到子时(晚11点)。

每天下午四五点钟,店员总要跟排在后面的人说:“莫排了,莫排了,排了也没用,今天做不完。”

“就跟我们几个灌了吧,排了半天了。”后面的人央求到。“工人一天要站十几个小时,腿都站肿了,受不了啦!”店员解释道。

店里10余个女工,都是临时请来的,有的在这里干了好多年。她们手脚麻利、分工明确、流水线作业。切得切肉,拌得拌佐料,灌得灌肠子,系得系绳子,10余斤肉从切到称重到灌好,全过程不过十余分钟。

一斤肉加工费8,并不比其它家便宜。但用的是猪肠衣,而不是人工肠衣。材料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真材实料。可依个人口味灌制,广式、原味、微辣、辣味均可。

台面上放的用塑料小桶装的是他家公开的祖传秘方——:盐、味精、冰糖粉、白胡椒粉、广椒粉、花椒粉6种作料。白胡椒、广椒、花椒都来自四川,在肉里放作料时,师傅都是用手凭经验快速抓的,味道却恰到好处。

据店主亲属介绍,老板20几岁就来武汉闯荡已28个春秋。刚来时女儿只有三岁,现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从美国留学回来在成都参加了工作。他也从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变为两鬓斑白知天命的壮年。

最初创业时,是在青山建设一路口附近搭木板摆摊,或顶着刺骨的寒风或冒雪灌肠。没有棚顶遮挡,没有搅拌机,更没有灌肠机,是硬生生地从一刀刀切肉,剁肉到洗肠、灌肠……凭着一双冻得像肉包子的手完成的。

说道此,家属不禁长叹一声:“那时多艰难呀!”

一家人一直在租房。当我问及今后是否有意在武汉安家时,亲属说等我们干不动了,就回老家去,落叶归根嘛!

我不禁有点失落。试想真要到了那一天,吃惯了周氏香肠口味的人们一定会回味无穷、难以忘怀的,一定会在春节的年夜饭上念叨起他们的。

说实话,即使再好吃,我也不会耗去一整天去排长队的。昨天下午5:00左右办事路过此地,见前面只有两个人,毕竟灌肠已接近尾声,便赶紧在隔壁的佳佳康店买了肉,灌了五六斤微辣香肠。

刚拍了两张照,还没等我回过神来,一女士已拎着塑料袋,将灌好的香肠递到我手上,动作未免太过迅速。前面一位60岁左右的男士说,每年我都在他家灌肠,今年已是第三次来了,他家的就是好吃!

我想小小的店面,能坚持20余年,做到如此规模且回头客不断,一定是真材实料和口碑相传所至。(老板说不用宣传都要排长队,我真的是情不自禁想写下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9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