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搅拌机 >> 搅拌机前景 >> 苹果给iPhone造了台回收机器人,即便
即便最强的华强北师傅,看到Daisy也得汗颜。
「她」是苹果自主研发的最强大iPhone拆解机器人,平均18秒就能拆解一台iPhone。和之前只能拆解特定机型的Liam相比,Daisy支持从iPhone5到iPhoneXS系列的15个机型,懂得用视觉识别来辨别型号,拆解前也无须预分类。
爱范儿亲身前往了苹果位于得克萨斯州的回收材料实验室,一睹它的真容。
榨果昔vs.掰水果,回收讲究的是「纯度」
大家是否还记得上个月,英国有几位地质学家把一台iPhone4S扔到搅拌机打成碎片?这看似充满戏剧性的情景,和现实中的回收情况居然不失相似。
▲将一台iPhone4S「榨」成大小不同的碎块,动图截自YouTube
在传统回收解决方案中,第一步通常是将报废的电子设备用机器捣破或切碎,分离其中不同零部件,然后通过磁力或空气分离等多种方式,「滤」出带所需回收成分的碎片。
问题是,这种从黏连在一起的金属和塑料碎块中回收特定材料的方法,整个过程就像榨出一杯果昔后尝试分离出不同的果肉,成果难免有「杂质」。
铝的回收率虽然很高,但由于(传统)回收过程中可能产生污染,导致很多回收材料纯度不够高,无法满足苹果产品的要求。
实验室工作人员对爱范儿介绍道。
与之相比,Daisy回收iPhone的过程则更像是「掰水果」,将iPhone以组件为单位分离,减少不同部件间相互污染的几率。
Daisy是一个由多个机械臂组构成的拆解流水线(其中两台还是通过回收上一代拆解机器人Liam建造的)。
在流水线开端有个大筐子,里面堆满了各种型号的报废iPhone,屏幕碎裂得花样百出,随着传送带被运输到流水线上。
拆解第一步,夹起iPhone的Daisy「犹豫」半秒,通过视觉识别辨认手机型号,「拿到」特定装置前,轻轻一卡,iPhone屏幕和机身随之分离,前者被送到回收袋中。
随后,机身被送到了整个流水线上戏剧效果最强的区域——不仅冒着烟而且还「bam-bam」响的去电池环节。
在不断追求更薄的路上,一体化智能手机大多用胶贴来固定电池,这对拆解带来不少挑战。
利用胶粘固定这一特质,Daisy会先以气体对机身进行冷却化处理,然后「bam-bam」地将冷冻的电池从机身拍落到回收袋子里。这些电池中所含的钴,经回收公司处理后,将重新用于苹果产品电池的制造。
和电池告别了的机身,被送到螺丝清理的环节。据苹果介绍,这也是Daisy和上一代拆解机器人最不同的地方——Daisy能将机身上的每一颗螺丝都拆出来。
这也意味着,从iPhone机壳回收的铝会因此纯度更高,免除了被螺丝污染的可能性。正因为这个升级,新的MacBookAir和MacMini才能首次用上从iPhone上回收的铝,因为它的纯度和质量终于能符合苹果的要求。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经过上周更新,Daisy现在支持的iPhone机型已经覆盖了从iPhone5到XS系列的机型,拆解前也无须按机型分类。要知道,不同机型的螺丝位置也有所不同,而Daisy却都能搞定。
拆解完螺丝后,只需对机身进行倾斜,原本靠螺丝固定的剩余零部件纷纷跌落到回收袋中,待分类和进一步处理。其中包括了完整的逻辑主板、音频组件和震动马达等组件,可回收多种高纯度的稀有金属。
最后,剩下的机壳也终于离开了流水线,也许未来会作为再生铝去到你新买的电脑上。
▲苹果于年发布了用%回收铝制作的MacBookAir和MacMini,图片来自ShackNews
虽然我用了一大段话来介绍整个拆解过程,但Daisy的效率实际上非常高,平均每小时可拆解台iPhone,也就说18秒就搞定一台。
一年下来,每组Daisy能拆万台iPhone。据官方数据,苹果去年通过TradeIn换购计划回收的设备中,将近万台被转交至Daisy进行拆解,目前已经完成了1/4。
目前,苹果一共拥有两组Daisy机器人,分别位于美国得州和荷兰。
截至目前为止,苹果暂时只为iPhone设计了专门的拆解机器人,但其它产品也有移交第三方进行回收。与此同时,苹果也在针对其它产品和不同实验室合作,寻找更好的回收方案。
你的智能手机,比你想象中沉重
手机虽然小,但它所使用的金属原料背后却牵扯了很多资源。
据独立开采顾问DavidMichaud分析,一台重量为g的iPhone6所包含的金属,大概需要开采34kg矿石才足够提取。
其中,大部分智能手机都含有少量稀有金属。以iPhone6为例,它就使用了0.g金、0.66g锡、0.02g钨以及2.1g钴。
▲一台iPhone6的组成,图片来自Motherboard
钴作为锂电池中的重要原材料,不仅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开采过程也充满了危险。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和有毒的钴化合物中,矿工容易患上呼吸类疾病,其后代出现天生畸形的几率也很高。
《华盛顿邮报》曾于一篇年的报道中指出,在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国刚果,约有10万名矿工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开采,其中更是包括4万名童工。
▲在钴矿工作的刚果儿童,图片来自CBS
此外,金、锡和钨这三种被俗称为「3TG」的金属,同样大多出自刚果。事实上,为了鼓励公司减少使用来自刚果的3TG金属,年推出的《多德-弗兰克法案》要求公司公开这些金属材料供应商。
年,苹果是行业中首家将所有合作冶炼厂信息完整公开的公司,并说服了相关供应商接受定期的外部监督,以筛选合乎要求的合作伙伴,这些信息都包含在每年发布的《环境报告》中。
问题是,虽然苹果直接购买原料的供应商提出了监督要求,但其零部件供应商下更多第三方承包商,要彻底追溯每克金属原料的来源还是很困难。
这也是为什么,Daisy让iPhone电池中所含的钴,以及机壳所用的铝重新回到苹果产品生产线上,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成就。
▲图片来自CultofMac
除了以上提及的金属,苹果还将铜、玻璃、锂、纸、塑料等合计14种材料列为重点回收材料,目标为打造一个完整的循环闭环——只使用循环利用的或可再生的材料来制造产品。
环保,终有一天也能成为好生意?
▲每年4月22日地球日,苹果都会「绿」起来,图片来自Dikhawa
到了年,地球上最大的金属来源也许不再位于深深的地底,而是游走于地球表面,散落分布于我们的手机和电脑等设备中,如果我们现在没处理好,很有可能一大部分还将以电子垃圾的方式堆积在某个贫穷的村落里。
两年前,苹果首次提出于未来不再从地球上攫取新资源的目标。的确,循环经济对环境固然是好事,但它能成为一个好生意吗?
除了以上提及的材料回收工作外,于苹果而言,让电子设备使用寿命更长以及提高回收翻新利用率也是循环经济的一部分。
譬如,前段时间发布的iOS12就让不少人手上的iPhone5s和iPhone6焕发新生,得以丝滑流畅地体验新系统。当被问及是否担心当手机使用寿命延长后,消费者购买新产品的欲望会降低,苹果环境事务副总裁LisaJackson则表示:
苹果致力于打造最好的设备,我们也希望看到用户重复使用我们的设备,比如给孩子、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使用。(至于新产品)顾客永远需要创新,这也是技术公司存在的意义。
而工业设计,这堪称苹果的看家本领,在用在了环保上。以12.9英尺iPadPro的机身为例,苹果通过优化工艺,让其所需铝金属原料减少了73%,因此,虽然产品销量在提升,但对原料的需求却在降低,这也是一种「节流」。
▲图片来自《华盛顿邮报》
不过,苹果设立材料回收实验室,自主研发(一代又一代的)拆解机器人,并对外部回收研究机构进行资助,以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同样都是需要资金的投入。
对此,LisaJackson认为创新都是这样:「在一开始的时候都是非常昂贵的。苹果这家公司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会把了不起的创新,变成千百万人都能消费的起的产品,在环境领域也同样如此。」
而且,她认为从长远来看,让回收材料的质量得到保证,这是对公司收益有好处的。随着时间推移,LisaJackson希望有更多有远见的供应商都能成为循环过程的一部分,真正地将线性经济变成循环经济。
再者,随着消费者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加,让「环保」成为一种潮流也不无可能。
多年前倡导消费者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自带可重复使用的「Iamnotaplasticbag」环保袋就红到满大街都是翻版,而现在饮料公司各种设计师联名「可重复使用饮水瓶」也成为抢购的对象。
如果哪天苹果推出一款用回收材料做的特别版「绿色」iPhone,那是否又会让你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