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机

党员故事黄庆坤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发布时间:2023/6/15 6:24:40   
<

开创全国乡镇级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先河,推动厚街成为东莞最早铺设有线电视的镇街,促成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在厚街举办并现场直播,将厚街家具推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厚街创建“中国会展名镇”贡献力量……他的故事传遍厚街的大街小巷,厚街人亲切地称呼他为“坤叔”,他就是厚街镇原党委委员、副镇长黄庆坤。

如今的坤叔已过古稀之年,但他炯炯有神的目光中仍透着坚定与自信。谈起当年干事创业的经历,坤叔感慨颇多,而最让他自豪的还是他带领团队大胆探索改进和创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滚筒式回转炉垃圾焚烧发电厂,创造了全国第一个乡镇级乃至地级市垃圾处理无害化再生资源利用发电的先河,为厚街乡亲撑起一片蓝天。

厚街飞速发展的同时垃圾无害化处理路在何方?

年,厚街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黄金年代,优质项目、知名企业纷至沓来,大量外地人前来务工,人口数量一度增长,经济发展欣欣向荣。而遍布在厚街各村的垃圾焚烧点产生的黑烟,总让厚街傍晚的天空看起来灰蒙蒙的,与繁荣景象格格不入,这让时任厚街镇委委员兼副镇长的坤叔感到非常揪心。“当时,我们通过排查各村的垃圾焚烧点,发现有个。每到傍晚时分,有村民上山烧垃圾,漫山遍野都能看到黑烟。”坤叔无奈道,当年处理垃圾的唯一办法就是焚烧。焚烧产生的气体不仅损害市容市貌,更是严重危害市民的身体健康。他不禁开始思考“垃圾无害化处理路在何方?”

此后的日子里,坤叔带领同事赴周边城市“取经”,去过广州,去过深圳,去过珠海,甚至还了解西方国家的处理方式,均没能得到“正解”。但是垃圾处理事关厚街形象,事关群众健康,一刻也不能耽搁。经综合考量,厚街决定先行采用广州的垃圾填埋处理法,在填埋垃圾的过程中思考下一步措施。

探索滚筒式回转炉解决垃圾无害化焚烧的难题

同年,厚街镇政府在环冈村征地60亩,挖了60米的深坑,作垃圾填埋场使用,原计划此填埋场使用10年,让坤叔没有想到的是,由于厚街发展迅猛,工业垃圾、生活垃圾成倍增长,填埋场只用了不到2年时间就被填满了,再者年大年三十,环冈垃圾填埋场发生垃圾自燃事故,烧毁了亩山林,垃圾填埋处理的构想化为了泡影。但坤叔未因此而放弃,经过多方了解得知,西方国家的垃圾处理采用履带运输、锅炉焚烧的方法,这让坤叔眼前一亮,于是联合湖北一家民企,建成第一代锅炉式垃圾焚烧厂。可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当时国人还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家里不要的东西都成了垃圾,大件垃圾进炉时很容易被卡,导致锅炉停止工作是常有的事。”坤叔说。某天,坤叔在一家水泥厂看见滚筒形状的搅拌机时深受启发,他的团队立即着手研究改造履带式锅炉结构,设计出滚筒式回转炉垃圾焚烧技术,解决不规则垃圾焚烧的难题。

经过多方论证研究大胆提出垃圾无害化焚烧发电构想

可垃圾越来越多,焚烧后产生的废渣也越来越多。垃圾处理如何能够实现减量、无害、资源(废物)利用是个重大难题!据坤叔回忆,为解决这一难题他们寻遍全国,但都没找到一个完美的垃圾处理先例。其间曾有一家美国公司以万元现金作为担保寻求项目合作,虽然美国公司有技术,有实力,也有能力开发项目,但知识产权不在中国,以后会受制于外国公司。再加上国情不同等因素,坤叔果断拒绝。“尽管我们探索的路途艰辛,垃圾处理必须要适合我们国情、民情。才能保护好厚街的碧水蓝天,建设美好家园!”坤叔坚定地说。

功夫始终不负有心人。年初,了解到上海电器集团属下的上海开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有意向研创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发电。坤叔带领团队亲自参加上海专家专题论证会,并肯定厚街垃圾完全可以采取无害化焚烧发电处理利用。经过多次磋商,双方决定在厚街创建垃圾焚烧发电试点,改进和创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滚筒式回转炉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并通过不懈努力得到省、市有关部门鼎力支持,经过5年艰辛探索,最终建成了时至今日仍然可与欧洲媲美的垃圾发电厂。该厂也为东莞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填补上关键一环,创造了全国第一个乡镇级乃至地级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发电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例,受到省、市各级充分的肯定和嘉奖。坤叔也被省、市环保部门称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党员介绍

黄庆坤,年入党,已有50年党龄,他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人生信条,正如他所说:“不忘初心跟党走,勇立潮头,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是我们这代人干事创业伟大的精神利器。”

许铸文/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0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