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搅拌机 >> 搅拌机优势 >> 第十一章安全保证措施
11.1施工安全管理总目标
本工程安全管理实行标准化,确保达到“安全施工标准化工地”。
施工安全方面:施工现场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及机械设备事故,
消防安全方面:施工现场杜绝火灾,火警事故。
治安管理方面:施工现场治安管理必须达标,无刑事犯罪案件,消除“六害”行为。
本工程安全施工的指导方针是: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要做到施工与安全技术同步计划、同步实施,同时在施工现场做到一管、二定、三检查、四不放过。一管,即要设专职安全员管安全;二定,即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三检查,即定期检查安全措施执行情况,检查违章作业,检查冬雨季施工安全生产设施;四不放过,即麻痹思想不放过,事故苗头不放过,违章作业不放过,安全漏洞不放过,加强安全管理,使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达到最佳安全生产状态,真正达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目的。
11.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由项目经理牵头负责,由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专业工长分管共抓(见下图)。项目副经理分管安全材料设备,具体进行安全措施的制订落实;项目技术负责人分管技术质量,从支柱方案角度来落实安全措施;项目经理还要建立专职安全责任制度,并由他们去抓好组长和兼职安全员,将安全生产落实到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项目经理部设由专职安全员组成的安全组,在公司安全技术处的统筹下,在项目经理的直接领导下,认真履行安全岗位职责,做好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检查和安全管理工作,及时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出现安全问题及时解决,防止一般安全事故的发生,杜绝重大安全事故。
11.3安全管理制度
11.3.1安全会议制度
(1)项目部每周召开一次由各职能主管,工长、其它管理人员参加的安全例会,总结一周安全生产情况,强调本周生产进度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布置下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
(2)项目部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大会,对安全无事故的工人进行奖励,总结生产成绩,促进派全员职工遵章守纪,提高生产效率,会议要有记录。
11.3.2施工方案审批制度
施工方案应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经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方可实施。
11.3.3安全教育制度
安全教育主要包括:安全思想、知识、技术等方面的教育。
(1)进场教育:对所有进场工人由项目部生产安全部门组织,专职安全员负责的安全教育,重点是安全生产制度教育,安全技术教育,安全思想教育。
(2)现场教育:由项目部组织各职能人员负责实施采用灵活机动具体教育。现场发现问题,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如召开现场会,板报通报,谈活教育等形式)。
(3)特殊工种的专门教育:对特殊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证后,方准独立作业。
11.3.4安全检查制度
实行项目领导安全值班制度,并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检查内容包括:安全生产制度、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安全教育培训,操作行为、劳保用品使用等。
(1)在施工初期,对入场的砼机械、提升机及钢筋机械、木工机械等进行逐件机械设备进场检查,杜绝有毛病的机械进场。
(2)施工现场要经常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查,班组作业前后应对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工作程序要进行安全检查,可随时消灭不安全隐患,班组之间开展的安全检查可以做到互相监督,共同遵章守纪。上道工序完毕,交给下道工序使用前,应由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检查或验收,确认无误或合格后,方能交给下道工序使用,如脚手架、提升机等。
(3)各种安全检查都应有明确的检查目的和检查项目、内容及标准,重点关键部位要重点检查,对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不仅要检查是否有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还应进行应知应会知识抽查,以便了解施管人员及操作工人的安全素质。
(4)认真、详细的做好检查记录,特别是对隐患的记录必须具体,如隐患的部位、危险性程度及处理意见等,并对查出的隐患,立即研究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完毕,经复查整改合格后,准予施工。
11.3.5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1)工长在分配任务时,要检查工人的操作技能,达不到要求时,由工长组织现场培训。工作之前,工长要进行技术交底,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工长、安全技术人员要随时监督,并纠正违反技术操作规程的行为。
(2)一般情况下,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向工长进行分部分项交底,工长对班组长必须进行全面细致的交底,班组长应履行签字手续,班组长根据交底内容组织操作者进行学习、落实,工长进行监督、检查。
11.3.6持证上岗
(1)特殊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证必须按期复审,不得超期使用。
(2)项目部生产安全组应建立本项目的特种作业人员名册,并及时与公司劳资部门联系审核换证工作。
(3)持证上岗人员必须随时将操作证带在身边接受检查。
11.3.7安全合同管理制度
(1)进场的工人都必须同项目部签订分包合同,合同包括:施工合同,安全施工合同、质量合同和廉政合同。
(2)制定分包管理制度,包括施工管理、劳动纪律管理、生活管理及奖罚制度
(3)所有的合同和管理制度有双方负责人签字,归档保存。
11.3.8工伤事故的处理制度
对于发生的工伤事故,由项目部专职安全员负责进行事故了解和调查事故原因,提写事故报告、处理方案及意见由项目部研究决定处理办法,双方签字、归档保存。
11.4保证安全生产的具体措施
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应严格执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同时应坚持以下诸点:
11.4.1实行宣传公示措施
(1)利用黑板报、画栏、录像等多种多样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和政法思想教育活动,达到明显的效果。
(2)施工现场利用人们可视角度悬挂标语、标牌等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3)在门口悬挂安全生产牌图、挂图,在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危险区、主要通道口都须挂有安全宣传标语或安全警告牌。以提醒进入现场和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4)对安全生产中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进行处罚,并进行公布,教育大家以人为本,以良好的安全素质干好本项工程。对项目部安全工作有突出贡献或表现良好的员工给予奖励,保证公正、落实,并在全项目部予以表扬,并公示于众。
11.4.2明确以下安全责任人:
(1)项目部安全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
(2)项目部安全负责人:安全员
(3)“三宝、四口”防护:主管工长与架子班班长
(4)各机械设备:主管工长与机械班班长
(5)外架围护:主管工长与架子班班长
(6)安全用电:主管工长与电工
(7)现场防火:保卫干事
(8)治安保卫:保卫干事
11.4.3安全防护措施
(1)正确使用“三宝”
①安全帽:安全帽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并正确使用安全帽并扣好帽带。不准使用缺衬、缺带及破损安全帽。
②安全带:安全带须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方能使用。安全带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仓库内,不准接触高温、明火、强碱酸或尖锐的坚硬物体。安全带应高挂低用,不准将绳打结使用。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除。更换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
③安全网:从二层楼面起设安全网,每隔四层设置一道平网。同时脚手架处侧立面全部用密目网封闭。
安全网不能破损,张挂时应生根牢固、绷紧、圈牢、拼接严密。平网里口离墙不得大于15cm,外高内低,每隔3m设支撑,角度为45°。立网随施工层提升,网高出施工层1m以上,网下口与墙生根牢靠,离墙不大于15cm。网之间拼接严密,空隙不大于10cm。
(2)“四口、五临边”的防护
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和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脚手架的屋面周边、施工电梯、井架通道的二侧边、卸料台的外侧边、其他楼层的周边都必须进行防护。
①楼梯口的防护:楼梯口双侧用钢管扣件搭设工具式的防护栏杆,并用红、白两色油漆刷明显。进口悬挂“安全通道”标志,上下楼梯悬挂“当心滑跌”标志,夜间用照明灯照亮,便于上下人员的通行安全。
②预留洞口的安全防护:
a.边长或直径为20cm~50cm的洞口,加固定盖板防护。
b.50~cm的预留洞口,用φ6的钢筋焊成网栏,网络为15cm,固定在洞口,并用盖板盖严。
c.大于cm的预留洞口,四周设置防护栏杆两道,栏杆高度分别为50cm和cm,洞口上用竹胶板铺严。
d.提升机的进料口等处的竖向开口,凡落地均设置开关式防护栏。门栏的网格间距不大于15cm,上料口设置防护棚,棚的伸出宽度不小于4m。
③底层主要通道的安全防护:楼周围及进出施工现场的通道应用钢管脚手架搭设防护棚,棚顶设两层防护,上层用架板、荆笆、彩条布搭设,下层用木板搭设。通道口应挂设醒目的安全标志牌。
④基坑边防护:基础施工时,距基坑上边沿2.0m处沿基坑周边立1.2m高的防护栏杆,刷成红白相间的警戒色,基础边内不得堆土,堆料,停置机具,危险处夜间应设红色标志灯。
⑤其他周边的防护:
a.当本工程的外脚手架高于操作面时,内设操作平台,架子内档与主体结构空隙用安全网间隔封严。
b.未砌围护墙的周边,采用钢管扣件搭设两道防护栏杆。其高度为50cm和cm。
11.4.4施工用电的防护措施
(1)根据现场情况,依据JGJ—88《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由电气工程师详细计算所用电气设备的负荷量,合理布置用电线并绘制“临时用电平面图”。
(2)线路的走向按JGJ46—88《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有关电气施工人员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组织施工,根据用电的情况,若需变动,必须经电气工程师同意,并补充变更设计。
(3)所有电箱电气元件,都必须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购置。机械设备的电器装置使用一机一闸一保险。
(4)现场配备专业电工一人,持证上岗,负责现场临时用电线路电器件的安装、线路的维护等工作。
(5)建立“临时用电档案”,用电管理、施工现场与周围环境、接地与防雷、配电室及各自备电源、配电箱及开关箱、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照明等用电方面均按《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执行。
(6)本工程的木工手持电动工具,砼浇筑使用的电气设备等,采用单独的单行线路,每一层设置一配电箱,从配箱引至施工层、楼层、楼梯的照明,用线管穿敷沿楼梯向上,整洁、不乱,确保用电安全。
11.4.5主要机械设备的安全措施
本工程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有:快速提升机、搅拌机、钢筋机械、电焊机、木工机械等。
(1)建立机械设备台帐,制定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2)机械设备进场前,履行检验手续,不合格的机械设备杜绝入场。
(4)机械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等,均参照JGJ33—8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中的规定执行。
(5)机械操作人员均应持证上岗,做到一机二牌,定岗、定人,责任明确。以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操作。
11.4.6脚手架应有设计计算书及施工方案。并应有分部、分段按施工进度检查的书面验收报告。各种脚手架应在验收合格后挂牌使用。
11.4.7消防措施
(1)工地建立防火责任制,职责明确。按规定设专职防火干部或专职消防员,建立防火档案并正确填写。
(2)按规定建立义务消防队,有专人负责,订出教育训练计划和管理方法。
(3)重点部位(危险仓库、油漆间、木工间等)必须建立有关规定,有专人管理,落实责任。按要求设置警告标志,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
(4)建立动用明火审批制,按规定分级别明确用火审批手续,并有监护措施。
(5)焊割作业应严格执行“十不烧”及压力容器使用规定。
(6)危险品押运人员、仓库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必须培训和审证,做到持有效证件上岗。
11.4.8综合治理
为了搞好本项目部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使工地成为稳定、团结的大家庭,特制定综合治理措施。
(1)制定《工地综合治理制度》成立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本项工作由项目部经理及安全组负责。制定《员工登记制度》,对所有参加施工的员工建立临时员工档案,做到情况明,点数清,招收进场的职工,不得招收“三无”人员,对“三无”人员拒绝收入,必要时及时报有关部门处理。
(2)施工现场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安全负责人为副组长,其他管理人员为成员,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职责如下:
①分析施工人员的思想状况,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保卫、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教育,提高思想认识。组长(项目经理)全面领导工作,副组长(安全负责人)主管安排,布置全面工作,其他成员协助组长、副组长的工作。
②制定《门卫制度》和《夜间值班制度》,工地设门卫值班室,24小时轮流值班。对外来人员和出入车辆及所有物资的出入都必须进行登记,夜间巡逻护场,并做好值班记录,重点部位的仓库办公室、职工宿舍等处的检查,值班人员必须按管理制度执行。
③加强对外来人员(民工)进行管理,摸清人员底数,掌握每个人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教育,把一切消灭在萌芽状态。非施工人员不得在工地留宿,如遇特殊情况要经保卫工作负责人同意。
④每月对职工进行一次治安保卫教育,定期组织治安保卫检查,并把检查记录整理存入内部资料
⑤现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定主管人员负责保卫工作,与当地公安部门签订《治安综合治理协议书》和分包单位签订“保卫工作责任书”,统一对分包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⑥办公室、职工宿舍等易发案部位专人管理,设置防盗设施,防止发生盗窃案件。严禁赌博、酣酒、传播淫秽物品和打架斗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