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机

一个控制混凝土质量的简单方法,很多人都忽

发布时间:2022/6/4 17:42:31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偏方方法 http://m.39.net/pf/bdfyy/bdfal/

在现今的混凝土行业中,由于部分原材料供货商质量意识淡薄和缺乏诚信以及资源的匮乏等原因,造成原材料质量不稳定,并由此带来混凝土质量不稳定。在来不及进行试验检测和试配调整的情况下,施工一线的工程师们应该如何作为,进而最大可能地保证混凝土质量?这是一个似乎“不便于”讨论,但又客观存在、经常发生、亟须解决的问题。

力求成为一个“经验丰富的中医”长青君认为,在没有条件进行精确的试验验证的情况下,工程师们应有能力通过观感对已发生的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对配合比作出适当调整,以适应这种变化,就像中医一样,对病人“望、闻、问、切”后便能开出药方。混凝土也是如此,不同的工程,混凝土服役的环境不同,受力特点不同,原材料质量不同,施工方法不同,操作工人不同,所以,混凝土的配方也不能相同。没有完全一样的工程,也就没有完全一样的配合比,否则,国家只需颁布配合比速查表,大家查表使用,而无需进行配合比设计。研究手段的相似性。中医在诊断病情时采用的手段是“望、闻、问、切”。一个经验丰富的混凝土材料工程师,可以使用“看、问、听、划、摸、捻、抹”等简易快捷的手段感知混凝土质量,二者都不借助于检测仪器,快速做出判断并及时处置。用变化的眼光看待混凝土我们不能希望一个配合比通过试验室试配和现场验证后使用一个月,甚至一年,这是不符合逻辑的。长青君的体会是,一个配合比能使用三天就很意外了,如果我们力求完美,一个工班几次调整配合比是常有的事,其主要原因是原材波动太大。例如砂子,即便是质量还算稳定的河砂,连续10车质量基本稳定便是奇迹,装载机上料的时候,连续三铲,铲铲不一样的情况也不鲜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材料质量的波动引起混凝土质量的波动后果不可小视。商品混凝土行业情况可能要好一些,因为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是几盘料混为一车,混凝土质量的波动有个冲销的机会,且由于运输罐车有搅拌的功能,混凝土的质量偏差可以方便地进行调整。但若是使用吊斗运输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情况就严重了,特别是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由于减水剂用量较大,原材料含水量不大的变化就会引起混凝土坍落度的大幅度波动,造成混凝土干硬无法振捣密实或者严重离析泌水的后果。以上提到的仅仅是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波动,原材料波动当然还会引起耐久性和力学性能的波动,这里不做具体讨论。如何“望、闻、问、切”“望”就是观察,是混凝土质量控制四个手段中获取信息量最大的一个。“望”要从原材料质量检查开始,例如若粉煤灰颜色过深则烧失量很有可能超标,砂子聚集成团则含泥量可能超标等等。在混凝土拌和阶段,“望”的主要任务是观察混凝土在搅拌筒里的运动状态、看电流表。对低流动性的混凝土,若搅拌机叶片将混凝土“犁”起较高且散成多块,筒壁无泌浆,则坍落度偏小,反之则偏大;对高流动性的混凝土,若搅拌机叶片将混凝土“带”起的高度较大,混凝土在搅拌筒内荡漾的幅度较小,筒壁附近泌浆区的宽度较小,则坍落度偏小,反之则偏大。搅拌混凝土时,搅拌机的电流强度与混凝土的坍落度密切相关,电流强度大,说明坍落度小,电流强度小,说明坍落度大,此时若能确定原材料质量无变化,搅拌机称量系统数据可靠,则可断定混凝土坍落度的变化是砂石料含水率波动引起的,我们可以直接根据电流强度的变化调整用水量,为浇注现场提供工作性稳定的混凝土。图片来源网络“闻”在中医里指闻气味,在混凝土质量控制中,小编还没有闻气味的经验,这里我们可以通感地指利用面部来感知混凝土的温度。原材料质量检查阶段,“闻”在感知水泥温度上颇为有效。水泥到场后不要立即泵入储存罐,工程师应揭开罐车顶盖,用面部感知水泥是否过热,有经验的工程师对水泥温度的估计,误差能达到5℃以内。若水泥温度过高,可采取降温待用,或采取新抽地下凉水拌制混凝土等措施减弱其不良影响。在混凝土拌和阶段,“闻”的意义在于感知混凝土拌和时的温度。混凝土拌和时,打开搅拌机观察孔,用面部感知混凝土温度。在冬季,我们关心入模温度是否过低;在夏季,我们关心入模温度是否过高。通过对混凝土温度的简单判断,我们可以立即采取对原材料加温或降温、调整热养护制度等应对措施。混凝土脱模后,“闻”的工作是感知混凝土构件的温度,从而决定能不能立即撒水养护,是否需要继续覆盖保温,这对避免构件因温度应力而开裂意义重大。“问”是询问,指向工人和其他人员了解施工现场的发现。向工人和其他人员了解施工现场的发现在施工过程中,身处一线的操作工人对混凝土的表现有切身的感受,就像病人对自己身体的感受一样,因此,他们的描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切”在中医中指摸脉搏,这里指用手捻、用锹拌、用抹刀抹等动手方式了解混凝土的质量。“切”对了解粉煤灰的质量很有效。抓一把粉煤灰,先用“望”的手段判断烧失量,然后用手捻,感知粉煤灰的细腻程度,可粗判其细度是否合格。没有经验的工程师可以先做个估计,然后进行检测,将估计值和和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几次训练就可掌握这门技巧。在混凝土浇注阶段,“切”的主要手段是用手捏,用锹拌,用抹刀抹,主要目的是了解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粘度等各项工作性能。如抓起一把混凝土,用手揉捏一下,可了解砂浆是否饱满,砂率是否适中,进而判断混凝土离析和泌水的可能性;用锹翻拌混凝土,可以了解混凝土的粘度;用抹刀在混凝土表面试抹几下,了解混凝土是否便于抹平收光。通过“切”的“诊断”,混凝土的工作性表露无遗,相比坍落度试验,既方便,又全面。在混凝土脱模后,“切”主要是指用手抚摸混凝土表面,配合“闻”判断混凝土的脱模温度,若温度过高,则应延长降温时间,避免混凝土因急冷而开裂。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何调整混凝土质量用“望、闻、问、切”的手段了解原材料和混凝土质量后,便可以用中医常用的“整体论”的思想方法调整混凝土质量,这里举个例子说明。例:某预制构件工程,混凝土强度等级C65,坍落度mm,使用5mm~10mm和10mm~20mm两级配石灰岩碎石,要求碎石必须水洗,以降低含泥量(实际主要是石粉)。冬季霜冻期,水洗碎石无法操作,偶有几车5mm~10mm碎石石粉含量很高,若测含泥量,估计在2.5%左右。另外,本工程每方混凝土5mm~10mm碎石用量为kg。综合分析并处置:许多人持一种“活性”至上的观点,认为粉状材料必须要有活性,否则是有害的。事实上我们没有必要一味强调“活性”,我们不妨把石粉理解成一种微骨料,其中较粗的颗粒可填充砂粒间的空隙,较细的颗粒可填充水泥间的空隙,适量的石粉对改善混凝土材料的级配是有益的;细粒的石粉还可以为水泥水化的产物提供晶核,加速水化产物从水溶液中析出凝结,从而促进水泥的水化;何况石灰石粉末也不完全是“惰性”的,它可以参与化学反应,生成水化碳铝酸盐。可见,适量的石粉对混凝土质量有正面的影响。石粉本工程碎石带入的粒径小于80um的石粉约8kg,数量较小,负面影响可忽略。但引入8kg的粉料会使混凝土坍落度稍有下降,粘度稍有上升,因此工程师通知搅拌站每方混凝土加水2kg。做出这种调整后混凝土坍落度略有上升,粘度略有下降、保水性等无明显变化,后来发现28d的抗压强度也无异常,说明工程师的处置很恰当。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长青君在此介绍不使用仪器检测的方法判断质量,不经试配就进行配合比调整,不是为了鼓吹经验至上,否定仪器检测和试验室试配的必要性,而是建议大家正视施工现场复杂多变的现实和不良条件,积极积累经验,综合地判断各种变化因素对混凝土质量造成的影响,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尽最大可能保证混凝土质量,这比那些奉行“鸵鸟政策”,回避现实的态度要积极得多。版权申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7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