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当什么妈我们在辅食的系列文章里老生常谈——(摘自《宝宝的第一口肉蛋类辅食,这三个问题,80%的家长没有搞明白》)6-12个月这个“辅助的食物”的阶段,真的对宝宝非常关键,为宝宝之后的饮食习惯打“地基”;这个阶段的“地基”没打好,随之的是饮食-营养-身高等各方面的“笈笈可危”。这时候家长才会头疼:地基没打好,怎么办?只能从头打起。但长大后的小朋友却不像小时候那么逆来顺受,我们只能根据他们这阶段的发育特点,来循序渐进,慢慢改善他们的饮食习惯,在《添加辅食8个月后,这三点喂养心得,是我最想分享给你的》等文章都多少有提及。今天这篇文章,其实也是回答上周跟家属的同事聚餐后、他们面临的宝宝饮食“地基”不牢的又一问题:孩子就是不吃肉和菜,一点点都能精准吐出,三餐都是粥或白米饭,怎么办?那就把肉和菜藏起来,慢慢放出来!家长可以试试这三步走——1.打成糊:闻不到味儿、看不到形儿在用豆浆机给小当当做辅食前,我并不知道ta那么万能:万物皆可糊,绝对可以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如果没有加肉类,只是蔬菜+五谷杂粮,就是类似餐厅点的玉米汁或五谷杂粮那种比较黏稠的糊的口感;如果加了肉类,就是西餐罗宋汤的味道,特别香,但吃不到一点儿块状的东西,也很难从味道里吃出是什么食材。豆浆机也有破壁机的效果,万物皆可破、万物皆可糊,而且破出来的是特别顺滑的那种糊,适合对一些味道比较排斥或咀嚼能力一般的宝宝。(讲真,你家豆浆机的所有功能,你都用过了吗?与其花大价格买一个宝宝用的破壁机,不如好好研究一下家里的老旧豆浆机……)做法也很简单:将食材加进去,加热水至高低水位线之间,调至“米糊模式”,等待成品就好,15-30分钟的时间,还可以去陪娃玩儿一下。(建议每次都可以加入一些富含淀粉的根茎类食材,南瓜、紫薯,等,营养丰富,口感更好,对于只吃白饭的宝宝来说接受度也会更高。)食材的处理也很简单,比如肉类可以先焯水去腥切小块,干豆、粗粮的话可以稍微浸泡一下,南瓜、胡萝卜可以切小块,小米、青菜等直接洗净就好。所有的食材都不需要先煮熟,只是切小块、用热水可以让豆浆机处理得更快。(万物皆可糊,看得出这里面有加牛肉吗?)这种闻不到味儿、看不到形儿的糊吃一段时间,可以尝试着让宝宝吃肉泥了——2.搅拌成泥:慢慢有味、有形豆浆机和破壁机的原理一样,把食材原本的形和味都“破”了,宝宝接受糊之后,我们就要慢慢改变食材的性状,让宝宝稍微能闻出肉菜味儿、看到肉菜的真身了,这时候小香肠就派上了用场。一开始还是可以搅拌成很烂的泥,也可以直接加入米饭做成,让宝宝愿意去尝试。如下图的三文鱼米肠:将三文鱼搅拌成鱼泥,将熟米饭和鸡蛋搅拌成米糊,倒入三文鱼泥中,加少许玉米粉(虾皮粉、猪肝粉……)酱油和油搅拌成黏稠的泥状,再放入裱花袋中挤成条状,放入烤箱烤熟。虽然烤出的成品依然看不出食材原本的样子,但是比起上面的糊,已经能吃出食材的味道了。同时成品是手指食物,咬、吃起来不费力,又能锻炼到宝宝的抓握和咀嚼能力,比起糊其实已经是一大跨越了。等宝宝适应了“烂泥做成肠”,在食材的处理就可以渐渐粗糙,如下图的菠菜紫薯鸡肉肠,过程和成品的紫薯都肉眼可见:ok,咬起来明显有肉有菜的香肠宝宝也能完全接受后,就可以尝试下一阶段了——3.剁碎:肉菜清晰可见详见《让宝宝自己吃饭,其实没有那么难,你可以试试加入这种食材》里面推荐的“坨饭”,到这个阶段也不需要啥搅拌机了,宝宝适应得好,整只虾、肉片、菜切段直接上也行;适应得不好,就剁成肉丝儿、菜碎,慢慢来嘛,只要宝宝不排斥。这阶段推荐这种“坨饭”,更多的是让宝宝更容易自己吃,增加饮食的主动性。三个阶段,写下来简单,但实际实践起来,可能是一个特别漫长的过程,特别是中间的搅拌成泥的阶段,家属同事也很犹豫:前面做糊,食材全部放进去不用管;最后做饭,全家都能吃,感觉“性价比”也比较高。中间这个小香肠要特地做给宝宝吃,步骤也很多,是不是特别麻烦?麻不麻烦等下说,小香肠真的能吃很久啊!即使对于打地基的宝宝,也是很适合的一道辅食,何况对于打持久战的修地基的宝宝:1.小香肠属于手指食物,小朋友可以自己拿在手上,增加进食自主性,也是很好的锻炼咀嚼、抓握、精细动作等能力的一种辅食。即使小当当现在可以独立吃一个大鸡腿了,对于小香肠也不会排斥。2.和一三阶段相比,小香肠对于不吃肉菜的宝宝来说,既可以作为一道菜,更可以作为零食,携带方便,比如在外出游玩等时候尝试让宝宝进食,可能就可以打开宝宝不吃肉菜的口子。3.食材的处理多样化,根据宝宝饮食能力的不同阶段,处理成不同性状的成品,不像第一步的糊,就只能是糊。4.很容易就能把碳水化合物、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矿物质)这六种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包含在一份小香肠里面;5.花样多。可烤可蒸,可纯肉肠,也可做成多色肠,也可以做成各种形状,吸引宝宝注意力。香肠做好后,还可以切成小块儿或者片状加到其他辅食里面。像我们双职工没有老人帮忙的家庭,没有太多时间去捣腾这些的,我一般在周末会一次性多做一些,分装好放在冰箱冷冻起来,要吃的时候或蒸或煮,都很ok。麻烦吗?如果是以前,可能真的会觉得,特别是往锡纸上挤条状的时候,挤到最后手都是抖的,特别是周末一次性做很多的情况下……但买了这个香肠模具后,挤起来和定型都没有压力,反而很久都没有那种手抖的感觉了……所以在被问到麻不麻烦的时候,我还愣了下……从小当当4个多月添加辅食,到他现在快4岁,各色辅食模具我买很多,在平时的文章中经常能看到,但这个Beeshum的香肠模具,依旧是我的最爱之一,也安利给了很多朋友:beeshum贝斯哈姆宝宝辅食工具婴儿铂金硅胶香肠模具家用儿童餐具淘宝¥49购买1.大小。刚好能放进电饭煲——虽然家里还有其他的蒸锅,但电饭煲是我个人觉得最方便的。所以其实在买这个餐盘前,我本来属意那个猫头鹰形状的,最后怕这种不规则形状其实需要更大的面积,还是买了这种长方形的经典款,果然不失所望。2.颜色、款式。明亮又不刺眼的红,配有带孔的盖子,既不会让水蒸汽跑进去,也不会让水汽出不来,所以用ta来做小蒸糕,也是完全ok。(黑芝麻蒸糕)3.食品级硅胶。某宝上搜这种香肠模具,几块钱的很多,差别在哪里?撇去款式、做工,其实差别最大的就是材料。用模具做的香肠基本脱膜直接吃,模具直接接触宝宝的口粮,安全性考虑肯定是重中之重。当时在众多模具中挑了Beeshum的,也是看中它符合美国FDA和国标双重认证,到手后一闻、一蒸、一煮、一烤,真的是一丝儿异味都没有。4.可塑性强。可耐高温进烤箱,也可耐低温进冰箱;即使不刷油,也能直接脱膜,不会黏糊糊的;一体成型、一冲即净,这点也是我很在意的,在水杯等文章中也有提到。宝宝用的东西不会有死角来藏污纳垢,真的很重要,不然偶尔拆卸就要崩溃!这款香肠模具在材质等各方面有绝对的优势,在价格上不会贵得离谱,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花两杯奶茶的价格,可以给宝宝做几年辅食,一天只要几毛钱……”关键买一份模具,还送50个食品级裱花袋,这也是我当时会买的原因……讲真,如果没有送裱花袋,我应该是自己用勺子平铺了;而送的这些裱花袋,基本被小朋友拿来练手,成品后他喜气洋洋地自夸这是他自己做的,间接的收获是跪着也会吃完……你家宝贝是否也有不吃肉菜这个阶段呢?你是如何引导,在辅食制作方面又有何巧思呢?欢迎分享!感谢阅读!我是多平台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当什么妈,同时也是公务员妈妈、文学硕士、健康管理师。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207.html